武當山風物之謎之一“響鈴杉”
時間:2023-03-21 15:27:06 點擊: 次“響鈴杉”,又稱“響鈴木”。它是一段數(shù)百年來一直擺放在武當山紫霄宮紫霄大殿里供人賞玩的杉木,有六七米長。
這段杉木是什么時候擺在紫霄大殿里的,志書里沒有記載誰也說不出個究競。但若根據(jù)有關傳說分析,大約應是明朝永樂年間修建紫霄宮時留下的故事。
響鈴杉的傳說故事美麗動人:
從前,四川峨媚山長著一棵古杉,因為年長月久,得了山川的靈氣,就慢慢修成了一定的道行。有一天,它掐指一算,知道武當山要大修宮觀廟宇。常言說:人過要留名,雁過要留聲。既然它已經(jīng)修了千把年的道行,總該要在人世間留些大聲望吧!與其這樣默默無聞地在峨媚深山扎根,倒不如去武當山為將要修建的紫雷宮大殿做大梁。一來可以起個大作用,二來還可流芳千古。這古杉當下就念動咒語要把自己的身子從土地中拔起來,準備飛往武當山?墒牵瑹o論它怎么念咒語,身子就是拔不起來它這才估摸,大約是道行還沒修成。這便定下心來,決定再苦苦修煉幾年,等功成之日再飛往武當山不晚。
修行就要丟掉一切念頭。峨媚古杉就這樣修行著。不知又過了多久,忽然它的靈機發(fā)動,知道已經(jīng)修到家了,就又念動咒語拔身子。這下可真把身子拔起來了。它搖了搖身子,晃掉了樹枝樹權,就駕起一道西北風向武當山飛來。
誰料,峨媚古杉飛到紫霄宮上空俯身下望,只見紫霄大殿竟然早已建成了。它覺得一番雄心壯志化成了泡影,一氣之下氣堵七竅,就從空中一頭栽到紫霄宮大殿前。
后來,廟里道士念起峨媚古杉的一片誠心,為了讓它名垂F就將它抬到大殿里供奉起來。古
這段古杉很有些奇特之處: 人們從其一端,只要用指甲叩另一端就會傳出清脆悅耳、狀如銀鈴般的聲音。人們便稱。叫響鈴杉或響鈴木,并認為它是神杉?磥,它固然沒做成大梁,但卻有些奇跡在人間留名千古呢!
透過傳說來分析歷史,明朝興建武當山宮觀廟宇,其主要建筑木材確實來源于四川。明代文壇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貞寫的《武當歌》,記載得很清楚:“是時豈獨疲荊襄,雍豫梁益皆為忙,少府如流下白撰,蜀江截云排豫章。”峨媚山處在氓江邊上,水運很方便。所以,傳說紫霄宮的響鈴杉來自四川峨媚山,別除神話色彩也確是可信的。
響鈴杉的“響鈴”特點,經(jīng)分析,大約有如下原因:其一它屬于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杉木,木質(zhì)特別細硬,因而具有鏗策硬脆之音;其二,它長得非常端正,木質(zhì)纖維很順直,形成了組維之間的筆直纖維孔,使得它的傳音性能非常好。兩者結(jié)合起來便形成了“響鈴”的特殊觀賞價值。
響鈴杉為何被供奉在紫霄大殿里的呢? 想必當年修建紫霄殿時,它本可以作大梁用,但工匠們打線鋒削時,發(fā)現(xiàn)了它運“響鈴”的“特殊功能”,覺得它供玩賞的價值大于做大梁,使將它制作為玩物擺設在大殿里了。至于因其特殊,人們將它揣度為神物,加以附會傳說,在那個時代也是很順理的事。
響鈴杉以其獨特的玩賞價值,數(shù)百年來引起游人極大的興趣,致使它的兩端各被摳成兩個碗口大光滑的凹窩。為了保護貴文物起見,近年已將它用柵欄圍了起來,人們只能看到它卻能敲叩它了。
看來,作為保護文物,這種措施似乎很應該,其實這樣做大于利。其一,玩賞物是要供玩賞的,失去供玩賞的實用價值那會無形中削弱游興;其二,響鈴杉是木頭,常有人撫摸敲叩實際起到了“戶樞不蠢”的保護作用。何況它木質(zhì)堅硬,數(shù)百年也僅只摳下碗口大個凹窩,即任人摳下去,一萬年還摳不完哩!然而,這樣一閑置,木頭必定腐朽得快。欲保護它,實際上反倒可能損壞了它,實在是不科學的“保護”措施。
- 上一篇:武當山動物之謎-----花腦蛇
- 下一篇:武當山動物之謎———五色魚 【關閉】